房玄齡一點兒不敢耽誤,等房玄齡見到李二的時候,李二正和長孫無忌等人在議事。
見房玄齡氣喘吁吁的,李二問道:「何事讓愛卿這般急切?」
「陛下,今日長明商號」
「你說這個?」一聽房玄齡這話,李二當即便知道是怎麼回事兒,當下便將一本書拿了起來,說道,「剛好,我們正聊著,既然愛卿來了,那就一起來說道說道。
這於我大唐而言,究竟是好事兒還是壞事?」
房玄齡哪裡不明白,陛下已經知曉了一切,聞言,當即便說道:「自然是好事兒,如此惠民的價格,當是我大唐文教昌盛的象徵!」
他有些激動。
三文錢啊,比糧食還便宜,這樣的價格,不知能讓多少人手不釋卷,這是他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作為昔日宰輔,這是他做夢都想看到的一副場面。
可李二卻搖了搖頭,道:「未必都是好事兒。
讀書人啊最是難纏。
學問本身沒錯,但多少人用學問在踐踏良知?
若是品行不端亦或者心思不正,讀的書越多,於國朝而言,越是無益。」
聽李二這麼說,眾人也是紛紛點頭。
這話沒毛病。
有些人,越是學問深,越是能禍國殃民。
「陛下,那我們要遏制此舉麼?」長孫無忌立馬躬身問道。
對此,李二倒是搖了搖頭,道:「不用,真要這麼做了,反倒成了朝廷的不是了,到時候,百姓的怨言倒是都撒到朝廷身上了。
而且,說起來,這對我大唐而言,也並非一點兒好處都沒,只是,我們該如何規避其中不好的一面?」
李二並不在意這裡面存在的問題,問題這個東西,發現了,加以修正也就是了,能有什麼了不起的?
「回陛下,要想導人向善,唯有教化和引導。」房玄齡當即躬身道,「在這方面,老臣覺得大明的大明國學便有可借鑑之處。」
其實這個想法他早就有了,但以往時機不成熟。
可如今,時機恰到好處。
「可如今各地也有府學、縣學。」長孫無忌說道。
房玄齡卻是搖了搖頭,道:「單單是府學和縣學,顯然是不夠的,而且,這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承擔得起的,哪怕如今書籍如此惠民,單單就是那筆束脩,也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今日,老夫在長明商號,聽商號的夥計說了這麼一句話。」
眾人聞言,皆看向了房玄齡,他們也想聽聽,是什麼話?
房玄齡倒是沒賣關子,繼續道:「那夥計說,他家殿下還說了,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該是牟利的工具。
只有這天下人,人人都知理、明理,這天下才會長久的太平。
陛下之前所言雖然是實情,但正如陛下昔日曾言,何以以尚未發生之事,來給未來定罪?
以往這種事兒發生過,今後必然也會發生,但這和振興文教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就不能說,正是因為文教大興,也許一個原本不知禮儀的販夫走卒,也能彬彬有禮?
也許原本因為不知理而被人蠱惑的賊寇,因為知理而造福一方?」
長孫無忌看了看上首的李二,見其沒有言語,當即便搖了搖頭,說道:「此言差矣,聖人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為什麼這句話就不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房玄齡笑道,「聖人之言,其實全在我們如何去理解,齊國公覺得呢?」房玄齡笑道。
長孫無忌有些無奈,和文人辯駁就是這點兒不好,得糾纏半天。
正在他思緒著如何辯駁之時,李二卻是開口問道:「那依房愛卿所言,當如何?」
「廣開學堂,教化百姓。」房玄齡躬身行禮道,「與其讓他們如無頭蒼蠅在浩瀚的書籍中亂撞,不如由朝堂來引導他們。
說起來,教化百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