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最終從張賢這裡弄走了足足五十貫錢。
雖然交子已經開始打折,不過還沒有後來徽宗朝的時候那樣喪心病狂。
交子與銅錢加起來,怎麼也值個四十貫錢。
王霄做生意的起步資金這就有了。
還是那句話,做什麼事情都得手裡先有錢才行。
王霄回憶了一番自己記下的各種工藝,一番糾結之下,最終還是放棄了賣炊餅,選擇了炒茶。
在明以前,大都是採用蒸青的方式來處理綠茶。
而大宋的茶葉消耗很大,像是酒肆麵食店大都是以茶來稱呼。就連廚子都被稱為「茶飯量酒博士」。
茶在這裡不但能喝,還可以當做飯來吃。所謂茶泡飯就是如此來的,還傳到了扶桑去。
喝茶的方式很多,可大都是以蒸煮加料為主。
茶葉里添加青皮,杏仁,小蠟茶,香藥,橄欖,薄荷等等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喝下去的口感,真的是讓人難以琢磨。
汴梁城裡的茶葉消耗量很大,是一門大生意。
王霄相信只要推出炒茶,必然能大受歡迎。
既然決定了,那就要去做。
這個時候龍井茶已經小有名氣,不少產出都被當做貢茶。
只是飲茶的方式還沒有改變,依舊是添加各種佐料蒸煮著喝掉吃掉。
市場的綠茶價格從幾十錢到幾百錢都有。現在不是新茶季節,出售的都是陳茶,所以價格方面便宜了一些。
王霄先是去買了差不多二百斤的綠茶。
跟著請工匠們來在院子裡修砌了三座鍋台,順手還把掉了半邊的大門給補好了。
買來三口大板鍋架在鍋台上,王霄光著上身準備幹活。
他沒想去弄的多麼細緻,大致上差不離就行。
反正賺到了第一筆錢,以後就是開工坊僱傭人來專門弄。
鍋要斜著放,還要用炒茶帚在鍋中旋轉炒拌,讓茶葉跟著翻轉。
這需要臂力,還好王霄最不缺的就是臂力。
花了兩天的時間,王霄總算是弄出來了第一批的炒茶。
沒什麼好說的,王霄將炒茶以一斤為單位,用油布紙包裹起來,去了汴梁城內出名的三瓦兩舍上門推銷。
出門之前,他從當鋪買了一件上好的衣衫。畢竟人靠衣裝嘛。
真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肯定干不出這種丟面子的事情。
可王霄那是什麼人,那是臉皮比長城還要厚實的王者。
上門推銷也不廢話,直接拿一袋出來請人家品嘗。
不願意喝的也沒關係,我白送一斤給你,告訴你只用熱水泡,什麼都別添加就行。
小農經濟時代里,有免費的東西那是沒人會拒絕的。
雖說從未見過這種茶,可既然是免費的那嘗嘗也無妨。
炒茶之所以能夠代替其他各種各樣的茶類,在後世之中稱為主流,其優越性是王霄那超爛的手藝所無法掩蓋的。
僅僅是幾天的功夫,眾多三瓦兩舍里的跑腿人物就找上了門。
沒辦法,這時代里流連於三瓦兩舍之中的,除了勛貴子弟,豪商巨賈之外就數風流名士最多。
清新淡雅,沒那麼油膩的炒綠茶一出來,頓時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這些讀書人是引領風尚的標杆,他們喜歡喝炒茶,那勛貴子弟,豪商巨賈門也是紛紛跟上要嘗鮮。
要的人多了,區區一斤馬上就沒了。
「什麼?兩貫錢一斤?你怎麼不去搶!」
聽到王霄報出的價格,當場就有人翻臉了「茶行里的片茶也不過才三四百文一斤。你這杭州茶,二百文頂天了!」
王霄一臉無所謂的攤手「那你可以去買那些杭州茶嘛。我又沒逼你來買我的。」
幾個跑腿的可做不了這個價格的主,一個個憤憤不已的跑回去請示。
王霄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