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拿出小本本,把袁老師推薦的能員記了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沒有手機電腦,朱由校只能用這個笨辦法。
雖然知道歷史的走向,可朱由校也深感到歷史知識的淺薄。要說孫承宗、徐光啟、孫傳庭等名人大佬,他是知道的,可畢竟就那麼幾個。
比如這個叫鹿善繼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出身,現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以才幹突出聞名。
按說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也算是資歷不淺了,可還是個小官,原因還是出在這傢伙死倔死倔的,被萬曆帝接連貶謫降職。
儘管袁可立對鹿善繼的人格與學養魅力稱讚不已,朱由校卻對這個犟頭的「以死爭」並不在意,他看重的是鹿善繼的另一個特長。
鹿善繼初入仕途後,先觀使兵部,後授戶部山東司主事,職鹽法,以國家邊餉取足於此故,而究心鹽法,向專家學習,作《粵閩鹽法議》。
朱由校現在急求什麼樣的人才,一是能打的將領,二是會賺錢的能員。
鹿善繼研究過鹽法,還能寫出什麼法議,去干鹽政豈不合適?就算不去管鹽政,去戶部當官,也算是專業對口不是。
其實,朱由校也發現光靠自己那點歷史知識,尋找能員幹吏是絕對不夠用的。除非有度娘幫忙,要不誰能知道哪個傢伙幹過啥,有啥特長。
儘管如此,朱由校也逐漸發現了一些規律。那就是在地方上幹過,政績比較突出的,多數都是有才幹的。
象登萊巡撫陶朗先,天津巡撫畢自嚴,四川巡撫朱燮元,還有一些更加名不見經傳的知州、知府,也都甚有才幹,將地方經營得挺好。
由此,朱由校得出一個可能並不太正確的結論。在地方上做官,更考驗實際工作能力,更知道底層百姓疾苦,倒可以作為標準來考察官吏。
治大國如烹小鮮。連一縣、一州、一府都治理不好,跑到朝堂上誇誇其談治國方略,那不是扯蛋嗎?
而明朝的內閣成員多出自翰林,翰林院又被稱為政府儲材之地。英宗後更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雖然不是絕對,但地方督撫入閣,卻還是很少的。
朱由校已經在著手改組內閣,兵部尚書張鶴鳴是罷黜的第一個,接下來是吏部尚書趙南星。
戶部主管財政稅收,乃國家的經濟命脈,現任尚書李宗延,雖說有些支持和同情東林黨人,但還是比較溫和的實幹人才。
只不過,李宗延年事已高,缺乏銳意進取的精神。朱由校要改革,自然要換掉他,致仕榮歸,也就是了。
軍權、人事、財政,這三權握在手中,朱由校才能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現在的問題就是,拿下容易,誰能頂上去,並按他的意旨行事,讓他頗費心思。
現在呢,陶朗先、畢自嚴,還有泰昌元年起用的,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兼理糧餉的李起元,已經被朱由校選中,很快便將入閣。
李起元被朱由校注意到,是他以兵馬徵調空虛,火落赤吉能銀歹三酋窺隙謀犯,而上疏的十二款。
條理清晰,措施得當,朱由校全部照准,並開始細查李起元的履歷。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個李起元已經歷經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五朝,先後任職知縣、戶部主事、參議、副使、參政、布政、布政使、巡撫、總督,可謂是從基層干起,純靠實幹和政績步步升遷的。
剛任河南原武縣知縣時正遇饑荒,李起元開倉岀谷,創設粥場,救活饑民數萬人。而自己卻忍飢挨餓,四處奔走視察,弄得人瘦衣寬。
任戶部主事時,李起元以精通部務而聞。
任山東參議岀使臨清時,適逢臨清民變,李起元在平息民變中起到重要作用,為朝廷節銀四萬八千兩,儲庫備荒、深受萬曆皇帝器重。
在任河南左布政使時,李起元被奏為「天下清廉第ー」。
這資歷,這政績,一步一個腳印,在哪裡都發光,可敬的老同志,可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