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聽得袁天罡這句話,在場的眾臣紛紛點頭。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
鄭道士祈雨求得瓢潑大雨,固然厲害、有功。可這又將他們這些朝堂重臣置於何地。案牘勞形,難道竟比不得一個道士登壇求雨嗎?
袁天罡的話,切中他們下懷。
祈雨,只能暫緩災情。而白貴上奏旳奏疏,則為百世良法。不僅今年旱災適用,今後百年、千年,到別的地方亦是適用。
誰優誰劣,一目了然。
比起稱讚野班子出身的鄭道士,眾臣更認同和他們在同一個體系中的白貴。哪怕這個鄭道士是白貴引薦給皇帝的。
「袁愛卿所言有理。」
李世民點頭,不願駁了袁天罡和一些大臣的面子,贊同道。
他可重道,卻不能忽視大臣的感觀。
這是屁股問題。
朝堂,講究平衡。
作為皇帝,稱讚鄭道士可,但決不能本末倒置。鄭道士能前來長安祈雨,靠的是什麼,還不是因為他是人皇。朝堂是他可依仗的資本,而鄭道士只是錦繡添花的花。
白貴作為左拾遺,亦在場,當面對袁天罡道謝。
時間流逝,臨近兩刻鐘的時候,雨水日益稀疏。
兩刻半時,雨水枯竭,烏雲散去。
鳳樓上。
「正好兩刻半時。」
眾人聽到禁軍報時,驚詫道。
袁天罡撫須不語,一副高人姿態。
「法師布雨有功,賜千金,入欽天台聽用」
鄭道士從法壇下來後,李世民面見,並賞賜道。
欽天台,又名觀象台,是大唐專門招募奇人異士的地方。鄭道士會這一手祈雨術,李世民招募其入欽天台則是必然。
「如袁台正所言,貧道顏面淺陋,僅能向仙神求得兩刻半時的雨水,再多的,即使開壇醮法,也求不到了。陛下命我入欽天台,莫不過為的是祈雨事」
「貧道入欽天台,也不過泥塑雕像罷了。無半點用處。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鄭道士沒有自矜,婉拒了李世民的厚賜。
他要的是功德,而不是一些凡俗金銀。這些金銀他不缺。而入了欽天台,他可沒有自信在袁天罡眼皮底下不露出馬腳。
剛才他上鳳樓的時候,聽到袁天罡提前精準的計算出了他祈雨下雨的時間,嚇了一大跳。若不是他平日裡養性功夫到位,此刻早就嚇得逃之夭夭了。
落袋為安!
太貪心,反倒不美。
袁天罡,是欽天台的台正。
「法師有大才,卻不能為朕所用,朕之失也。武威城的青山觀,朕會命人前去翻修,賜下匾額,撥給道田,每歲賜下祿米」
李世民聞言,嘆息一聲,也不強求,而後再加了諸多賞賜給予鄭道士。
先前賞賜雖薄,但事實上給了鄭道士一次當官的機會。如今鄭道士不願在欽天台為官,那麼這官職,就自會轉變為其它的獎賞。
官職比金銀更貴!
此刻鄭道士已經明言不能再為大唐求雨,欽天台也不缺少其餘的高道。鄭道士不想留,李世民亦不會太過強求。
「謝陛下隆恩。」
鄭道士斂衣道謝。
求雨事終,鄭道士也沒在白宅久留,乘虛御風離開了長安,重新回到涼州府武威城。
不過在離開之前,鄭道士也言明,若今後有事,白貴亦可找他。即使他道行不行,還有另外兩個師伯幫忙。
修道士,都是廣結人脈。縱然白貴和他有一點小齟齬,但這點無傷大雅。頂多是從師徒關係,轉變為合作關係。就例如此次,為中土祈了一次雨,他所獲匪淺。而白貴,很顯然,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交好,還是很有必要的,因噎廢食要不得。
白貴自不會推拒,欣然答應。
修行不僅是打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