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柳三的珍藏  奮鬥在洪武末年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傍晚時分,朱棣父子,還有道衍和尚,才依依不捨離開軍營,尤其是老和尚,那更是如痴如醉,半點矜持都沒了。

    上馬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個屁蹲,爬起來拍拍土,還在笑呢!

    朱高熾嚇得不輕,偷偷湊到了朱棣的耳邊,「父王,他不是病了吧?」

    朱棣搖了搖頭,感嘆道:「這就叫朝聞道,夕可死!吾兒可是交了個了不起的朋友啊!」這一次朱棣是心服口服,無話可說,連帶看朱高熾的眼神都溫和了許多,自己這個胖兒子,還真是個小福星!

    「居然是郭守敬的傳人,這回可撈到了寶貝!」

    朱棣意味深長道。

    這個郭守敬是何許人也?

    有什麼了不起,值得朱棣如此推崇?

    其實換成別的藩王,倒未必這麼失態,可朱棣不一樣,他身在昔日的元大都,在這裡,有太多郭守敬的痕跡!

    首先,大都城是郭守敬督造的,朱棣每天住的王宮,是人家留下的。其次,大運河,從通州到大都積水潭,這段叫通惠河,也是郭守敬修的。

    北平的糧餉供給,全都靠著運河,朱棣幾次去查看,親眼見過郭守敬修的閘壩、斗門,美觀實用,過了一百年,還能澤被蒼生!

    只有兩個字:佩服!

    郭守敬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堪稱昏暗的元朝歷史,少有的亮色!

    他是河北人氏,家學淵源,從小聰敏好學。郭守敬的學問不限於儒家的典籍,他精通天文,算學,甚至懂得水利工程。

    在二十歲時,他親自指揮,疏浚了家鄉的河道,修復了淹沒多年的石橋,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到處修渠建壩,灌溉農田。

    後來郭守敬又進了工部,參與修訂新的曆法。


    郭守敬如魚得水,他創製和改進了簡儀、圭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在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

    前後完成的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堪稱著作等身!

    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授時曆》,準確程度令人髮指,幾乎和後世通行的公曆相差無幾!

    毫無疑問,郭守敬是了不起的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實幹家,科學家!他的成就完全可以和沈括相提並論,遠不是那些只會吟風弄月的遷客騷人能比肩的。

    郭守敬雖然侍奉昏暗的元朝,但是他十分幸運,官至宰相不說,還足足活了86歲,堪稱福壽雙全。

    只不過在郭守敬死後的三十多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終推翻了他效忠一輩子的大元朝。

    郭守敬的後人也在戰亂之中,失去了蹤影,至於他的著作,也閃失大半,殘存的一些書稿,也因為太過高深,沒人能看得懂。

    朱棣在看了郭守敬修的運河之後,就十分感慨,如此天縱之才,怎麼就生在了大元朝?若是他能晚生一百年,替大明效力,那該多好啊?

    想歸想,元末的混戰已經摧毀了一切,朱棣根本不奢望了。

    可誰能想到,突然從天而降一個郭守敬的傳人!

    朱棣的興奮,可想而知!

    難怪他懂煉體之法,郭守敬活了86歲,身強體健,能沒有兩下子嗎?至於天文算學,那更是郭氏的看家本事!

    「道衍大師,你看這小子信不信得過?」

    老僧哈哈大笑,「殿下,信不信得過,又能如何?老衲跟他談了一個下午,所獲頗豐。小小年紀,能如此精通算學,除了郭氏傳人,老衲實在是想不出別的可能!」

    道衍笑得十分開心,他精通儒釋道,也懂得天文,可跟郭守敬沒法比。老和尚關心《授時曆》,關心天文,還有個更深層的想法……皇帝被尊為天子,誰能當皇帝,要看天命,當了皇帝,還要敬畏天變!

    可以說,皇權的神聖,都跟虛無縹緲的天掛在了一起。



第11章 柳三的珍藏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大宋將門  悍明  宋成祖  奉系江山  辛亥軍閥  重生之洪武末年  大明第一臣    留里克的崛起  女神的超級贅婿  都市之最強狂兵  諜海王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同類最熱
搜"奮鬥在洪武末年"
360搜"奮鬥在洪武末年"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