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硝煙散去,俄國人的坦克幾乎都被幹掉,只剩下六輛坦克狼狽的逃了回去,沒有了這些坦克掩護,剩下的俄國士兵就成了最好的靶子,機槍掃射過去,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原本士氣高昂的俄軍被潑了一盆冷水,鮮血和殘缺的肢體,到處都是,宛如地獄一般的恐怖圖景,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
圖哈切夫斯基也不是一味莽撞的將領,一看事情不妙,就急忙下令撤退,醞釀下一波的攻勢。
吳凱傑心裡頭很清楚,他只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而對手則有兩個師,雙方兵力差距懸殊。想要真正堅持下去,難度還非常大。
他看了看戰場上還在燃燒的十幾輛坦克,頓時眼前一亮:「快,過去把這些坦克都給我弄回來,儘快修好。」
在戰場上,坦克並不是被擊毀了,就徹底報廢了,其實絕大多數被摧毀的坦克都可以維修使用的,就算是那些炮塔被摧毀的重傷號,也可以拆下零件,進行組裝和改裝。
因此在某些戰役之中,嘗嘗可以看到統計的坦克損失數量,甚至會超過坦克的總數,這當然不是殲敵一個億,轉進仙島的神話。而是有些坦克被多次摧毀,又多次修復,在一場戰鬥之中,使用了多次。
這一點在後世的蘇德戰場上,經常發生,德國武器精良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他們的鋼鐵洪流就是拼不過蘇聯,道理也就在這裡。因為德國的坦克數量不足,因此雖然消滅了幾倍於己的坦克。
但是俄國人還能靠著數量眾多的坦克控制戰場,一旦戰場落入了俄國的控制,他們就可以快速維修那些損壞的坦克,甚至能維修德國人的坦克。因此德國的損失就成了絕對損失。而蘇聯人的損失卻可以快速彌補,兩國的戰力差距越來越大。
而此時中國的戰車數量 遠遠超過了俄國,自然掌控了局勢。其實這就要考驗一個國家的後勤維修能力了,越是現代化的武器,就越要大量的後勤保障人員作為支撐。
中國組建裝甲部隊不算晚,而且張廷蘭還有意識的進行了培養,儲存了大量的人才。每個裝甲部隊當中,都配置了專門的維修成員,也有修理設備和拖車,基本上履帶的毛病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解決。至於發動機損壞等大問題,就要拖到後方修理了。
在最初使用坦克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由於早期坦克不可靠,修理的時間甚至比行駛的時間都多。這些情況也自然匯總到了張廷蘭的手上。最初軍隊建議組建專門的維修人才。
不過張廷蘭覺得光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不行。其實不只是坦克。剛剛進行工業化的時候,生產出來的東西問題相當多,就拿相對簡單的自行車來說,焊接問題啊,更換車胎啊,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
想來想去。張廷蘭決定採用一種價差的方式,來逼著老百姓多學習一點技能。當初張廷蘭就提出過要用工農業剪刀差來積累資本,簡單的說就是工業品製成品價格很高,而一些糧食蔬菜則壓得很低。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張廷蘭又做了一個調整,也就是把零件的價格壓低,這樣一來,買零件進行維修甚至組裝就變得極為便宜。買零件,自己組裝一輛自行車,甚至只需要售價的三分之一,不光自己能用,就算賣給別人也有利可圖。
中國人從來就不是笨蛋,相當多的人都看出了這個商機。而此時各地又辦了不少掃盲班,還提供了不少機械的簡單圖紙,就算沒有什麼文化基礎,只要看一遍圖紙,也就明白了。
很多心靈手巧的人就開始自己做東西,甚至辦起了小作坊,從自行車,到收音機,甚至是手錶,留聲機,看起來很神秘的洋貨,漸漸的就被中國老百姓弄清楚了其中的奧妙。
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這些人裡面,也有不少真正的高手,有的人已經會維修汽車,還有人能自行製造飛機。
這種人在後世只不過算是愛好而已,可是在現在確實不折不扣的人才,各大公司缺少員工的時候,就招收他們,這些心靈手巧的人,只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上手。
在政府方面,也對各類人才進行登記,還組織技能比拼,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