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國元首們和外交部長們漫步花園,展現著友好不同,各國的代表團們則在緊張的準備著會議議題和談判資料,來推進這個對外名義上旨在復興歐洲的經濟重建會議的議題。
實際上是所剩下的殖民帝國報團取暖,共同捍衛彼此的集體利益。
可實際上因為殖民地分布的不同,面對的威脅又有大有小,雖然大方向上會議各國應該是方向一致,可在會議上肯定還是有所爭論的。
就拿目前的英法兩國來說,對待殖民地的問題上是絕對不同的。
法國在戰後的態度自然是毫無疑問的鎮壓,從在會議之前法軍已經再次踏上征途,前往亞洲就能看出來,法國上下包括戴高樂本人,現在的態度就是維繫住所有殖民地。
而英國,尤其是首相艾德禮已經不準備在英屬印度浪費時間了,一旦最終英屬印度的本土精英失去耐心,選擇揭竿而起,以目前英國的能力,除非不準備好好過,破罐子破摔一直維持戰時配給制,不然是沒法阻止的。
最關鍵的是,就算是維持戰時配給制,英國也不一定能把英屬印度的反抗鎮壓下去。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出現了,甚至不是近年才出現的問題。
二戰期間,英國同時在西非,敘利亞和馬達加斯加對抗法軍,在埃及對抗德意軍隊,在澳洲和緬甸對抗日軍,同時維護北海,南北大西洋,印度洋的航路再給馬耳他輸血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殖民帝國本身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帝國,而是一個個孤懸海外的組成部分在強敵環伺之間彼此聯繫,防禦一個殖民帝國就意味著在全部前線額不同的敵人同時作戰,地理上惡劣到了極點。
德國宣戰時英法有能力集結和德軍相仿的兵力和對抗,但是義大利宣戰法國倒戈以後英軍就分身乏術,日本也宣戰以後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大英帝國從來就沒有同時和多個主要對手在多個主要戰線上開戰的能力,帝國安全完全寄希望於所謂的帝國承諾帶來的兵力集結,當印度和阿富汗爆發戰爭時,可以從不列顛調集部隊,當北非戰事吃緊的時候,可以從澳新調集部隊。
每次最好只面對一個敵人,這是德國人在兩線作戰時候的想法,這又何嘗不是英國的想法,又要鎮壓殖民地的反抗,又要防備其他強國對殖民地的窺視,在亞洲和俄國對抗,在美洲和美國勾心鬥角,在非洲和法國爭奪。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倫敦終於覺得以現在的國力是真的玩不轉了,艾德禮首相覺得必須要收縮,把投入大於產出的殖民地踢出去,集中精力經營好反抗力量不強的殖民地。
而英屬印度就是艾德禮首相想要踢出去的包袱,來完成帝國收縮爭取喘息時間。
艾倫威爾遜只是希望大英帝國的帝國收縮,別變成帝國崩塌,一路縮到英倫三島。他可不認為讓英國在美國人身後做跟班就是自己的人生追求。
如果是那樣的話,還不如辭職下海做一個富商,那樣還更加的自由,不用被公務員身份束縛住,連在英占區做人上人都要提心弔膽的。
在英國代表團內部的會議上,艾倫威爾遜同樣非常的賣力,對蘇聯展開了極為猛烈的抨擊,但是核心論點是蘇聯沒有實力再次發動大戰。
「根據我在英占區內找到的,有在蘇聯境內作戰經驗的德國將軍所得知,德國軍隊在蘇聯境內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絲毫不比現在德國境內的破壞差!相信各位紳士們,應該最近都從報紙上得知了德國境內現在男女比例的誇張程度了。」
在亞歷山大卡多根主持的內部會議上,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表示以德國遭受的損失來推測蘇聯的損失,蘇聯的陣亡應該在一千五百萬以上,戰爭時期陣亡的肯定大部分都是男人。
「丘吉爾前首相曾經說過,我們願意看到德國人躺在墳墓里,但更願意看到俄國人躺在手術台上。我們可以斷定,這就是現在的事實。」
「蘇聯一直到現在沒有公布在戰爭當中的損失。」一位中年外交官開口道,「是不是對蘇聯的估計過於樂觀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