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已經垂垂老矣,顫巍巍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以為唯有調兵遣將解救洪大人才是當務之急。」
崇禎停止哭泣問道:「閣老可有良策教朕。」
高第人老成精,已經七十多歲,朝廷風雲變幻看在眼裡,他也去過「南明」領地考察,見到了那裡政通人和百業興旺。
他很清楚地認識到大明已經積重難返,南王最終會君臨天下,他早就告誡兩個有出息的嫡子高智謀、高智勇,讓他們不要瞻前顧後,處處為南王考慮即可。
高第看了看淚痕未乾的皇帝,幽幽道:「陛下,現如今大明還能夠籌齊如洪大人揮師遼東的十三餘萬大軍嗎?洪經略的十三餘萬人馬加上寧遠和內喀爾喀的近兩萬餘精兵都不堪一戰,再去松山解圍低於十五萬強軍有希望嗎?」
這句話又刺到崇禎痛心處,皇帝再次悲從中來哭得泣不成聲。
這孩子怎麼又哭了,老高第看了看年輕皇帝,又想起跟崇禎年紀相仿的南王指點江山舉重若輕的瀟灑,嘆了口氣。
心道:「大明局勢糜爛如斯也真的難為皇上了,如今也只有雄才大略的南王才能夠扭轉乾坤。」
他安慰道:「陛下莫哭,也莫要急,老臣還有下文。」
原來高第有對策,崇禎連忙止住悲傷催促道:「閣老,快、快請講!」
「如今唯有請南王揮師北上,南王有言:大明、『南明』乃是骨肉兄弟,砸斷骨頭連著筋,現在大明有難,陛下出言求援,南王一定會鼎力相助。」
萬里迢迢向「南明」求援,崇禎倒是沒想到,他疑惑道:「可是、可是,南王遠在萬里之外,松山迫在眉睫,遠水難解近渴啊!」
高第篤定道:「只要南王肯出手,大明丟了松山、少了洪承疇、十數萬精兵一人都回不來又能如何?恐怕要報國讎家恨的南王會把建奴殺得雞犬不留吧?」
朝中大臣聽高第講南王殺建奴,人人眼睛亮起來,「嗡嗡」的議論聲越來越響,人人都說南王今非昔比,再次去遼東殺個血流漂杵完全做得到。
王之臣出班道:「陛下,臣附議,南王在十幾年前就把建奴老窩端了,把瀋陽衛里的八旗殺得十室九空,這一次重新再來,兵力何止增加了十倍,建奴灰飛煙滅只是時間問題。」
王承恩遞給皇上一方汗巾,小聲道:「陛下稍安勿躁,我大明還有『南明』強藩,還有『戰神』雄師,區區東奴跳梁挑釁純屬自取滅亡。」
皇帝心裡舒服了一些,接過汗巾擦了擦眼角,對群臣道:「諸位愛卿,南王如今在暹羅、瀾滄等國攻伐,戰事未平,此時會出兵遼東助我大明嗎?」
高第道:「陛下,老臣可以擔保南王不會坐視大明被東奴打得國將不國,只要陛下誠心誠意請援,『戰神』雄師又會回到遼東給予建奴痛擊。」
「甚好、甚好,朕當然誠心邀請南王揮師北上遼東,高愛卿以為派何人出使『南明』最好?」
已經入閣的張鳳翼見皇帝沒有任何承諾就準備請「南明」入援,未免太不近人情。
他提出疑問道:「南王為何要替大明出頭?僅僅是報家仇嗎?臣以為陛下也應該厚恩與南王才能夠讓『南明』將士甘心去遼東血戰。」
議論聲再起,請南王調兵萬里需要動用多少錢糧,有些戶部官員已經在給同僚們科普,最後得出的數字令人乍舌,這還是僅僅以南王出動十五萬人馬計算。
剛剛上任不久的戶部尚書傅淑訓奏道:「陛下,戶部如今已經在砸鍋賣鐵,根本拿不出錢糧,況且以『戰神』兵將出征雙餉的標準,南王出動十五萬軍隊單軍餉就需要近千萬兩白銀,臣以為給南王錢糧我大明根本做不到,陛下唯有別開生面。」
戶部尚書的話皇帝和大臣們都聽懂了,朝廷肯定沒有能力拿出千萬兩軍費,如何跟南王交涉需要想別的法子。
大臣們又開始商議,有人提出如同上次般打欠條,有人提議先想辦法給一部分,有人甚至提出是不是再租借南方一些地方給南王經營幾十年,以後就用這些地方的稅賦抵消南王軍費……。
梁廷棟見機會來了,不慌不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