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的張克公對蔡京和高方平這兩奸臣忍無可忍了。小老張也知道自己的名聲臭了,無法在皇帝跟前刷臉了,於是一個勁的給兄長張叔夜使眼色,想讓張叔夜出面為林攄說情。
在張克公看來,林攄問題是有的,但都不明顯。譬如高方平為了修建鐵路買地的時候,林攄的確放水了,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事在政策上毛病不大。
然後在嚴打行動中,收繳道士資產的處理上,林攄上繳國家的比例在張克公看來太少了些。張克公不是執政官,不知道開封府面臨的難題,小老張只是以紀委的思路覺得林攄存在問題。
再然後,作為一個進士及第的人,林攄這個棒槌當年在公眾場合把文報上的字給念錯了,還被以學問著稱的皇帝逮了個正著。你好歹低調些,猶如高方平似的只有個「同進士出身」,也就不那麼拉仇恨了不是。
這些就是張克公眼睛裡的林攄問題。但暫時都可以原諒,至於在道士問題上,林攄是張克公眼睛裡的第一鐵騎。張克公覺得現在的京城還需要林攄。
可惜張叔夜也有自己的考慮,嚴打行動涉及的群體很大,這事必須有人背鍋,必須給皇帝一個交代。然而不能是蔡京和高方平背鍋,所以老張即便無比尷尬和內疚,也只有默認林攄背鍋的事了。
於是張叔夜並不響應張克公。
一般意義上的君無戲言,指的是其他朝代。在大宋的話,皇帝的話可以被宰執質疑。所以就是這個原因,大宋是抗旨事件最多的一個王朝。除了王安石這類人會大干特干外,當年就連蔡京都趕時髦,譬如當時趙佶任性,要加封童貫開府儀同三司,就被老蔡給頂回去了,直言道:「老臣拒絕任命。」
所以現在皇帝說出了「把林攄給朕趕走」的話來後,只有宰執可以反駁。高方平是執政之一但不是宰執,所以現在這個場合,唯一只有老張能說話把林攄的問題往回,變為一個有爭議事件。
張叔夜不反駁的話,這事就真的「君無戲言」了。
於是在老張沉默之後,林攄嘆息一聲道:「臣有罪,辜負了聖恩,臣告退。」
言罷老林轉身而去。
就此一來以趙佶的性格,內疚感又加強了些。
張克公也犯渾了,尋思能用的人拿了犧牲掉,相反把那些個國賊好好留著,於是強勢出列道:「老臣有話說,臣要彈劾國賊鄭居中……」
張叔夜急忙出來捂著張克公的嘴巴道:「這老傢伙又喝高了,趕緊的,把他帶下去清醒清醒。」
汗,禁止御史中丞說話這事趙佶都不敢。不過鑑於做這事的人他哥哥,似乎也說的過去,於是趙佶不發話的情況下,侍衛就真把小老張請去清醒了。
當然看起來效果是有了,在趙佶剛好想到了鄭居中壞處的現在,趙佶並不需要真的聽張克公的彈劾理由,只需見張克公如此激動的說鄭居中是國賊,就能加重趙佶對鄭居中的想法。
想著,趙佶又朝鄭居中看去了一眼。
鄭居中臉頰微微抽搐,覺得完蛋了,此番怕是真要被他們聯手坑死。
但趙佶最終又看了一眼顏值無敵的鄭貴妃,最終什麼話也沒說,失去興致的一擺手道:「就這樣吧,朕疲了,回宮吧。」
……
回宮之後,趙佶覺得很煩,林靈素不在的現在,於是趙佶專門把小高留了下來單獨談話。
「小高卿家你告訴朕,今個在眾目睽睽下,朕是不是對待林攄的問題過分了,他竟是一句也不辯駁,越這樣,相反讓朕覺得有些問題。」趙佶遲疑著問道。
高方平搖頭道:「不算過分。官家聖明,總體處理的挺好。蔡太師專門把這事拿出來說一定有其原因。宰相的當眾說辭,官家您當然要回應,而林攄沒反駁,所以於情於理對林攄的處理是正常的。不給朝廷和官家您添麻煩,讓大家下台,也是他這個臣子的義務之一。可以從其他方式給予一定補償,讓他進成都做些事,將來視情況給予獎勵便可。」
聽高方平這麼一解釋,趙佶又釋懷了些,覺得這樣似乎也不錯,便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