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鄙夷發戰爭財的人,想發戰爭財,至少要做到兩點,其一是產能足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其二是自信十足,別管外面有多少風雨,都吹不到自己頭上。養虎為患,甚至被反咬一口,那可就丟人了。
這兩點說起來,又是一回事,只要你的產能足夠強大,能武裝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兵力,你就是安全的,草原上能有大象一般的體魄,就算獅子也會無可奈何的。
所以整個秋冬,王寧安調集了兩千多名工匠,以許陽等一百多人為核心,進行了分工協作,把蒸汽機的不同零件承包出去,他們只負責組裝和檢驗。
終於,在落雪的時候,趕製出二十台蒸汽機。
這二十台蒸汽機,全部送到了軍工作坊,取代了原本的水利鍛床。
從水力變成蒸汽動力,帶來的是效率倍增!
不分晝夜,製造板甲的成本下降了七成之多!速度提高了五倍!
而且隨著技術成熟,蒸汽機改進,效果會更好。
到了這一步,負責軍工生產的吳世誠就提議,應該快速完成升級,軍隊應該淘汰鎧甲,刀劍,這些武器,建立起火器武裝的人馬。
這個建議當然很不錯,不過王寧安覺得還可以緩一緩。
首先全部換裝火器,成本太高,目前的火器也不成熟。而且騎兵還有很強的戰鬥力,並不能完全淘汰。
但是適當提高火器的比例,是完全可行的。
火炮,火銃,都需要大規模製造了。
而淘汰下來的東西,也不能浪費,這不是正好在打仗嗎!別管是誰,只要想買武器,開口就是!
王寧安是徹底放開手腳了。
這些國家之中,渤海國是自己人,沒有說的,能拿到內部價格。至於倭國,就要明碼標價,必須用真金白銀,還有糧食才能換到。
契丹雖然緩和了關係,但畢竟是曾經的敵人,他們想拿武器,必須比倭國還高兩成。
當然了,耶律洪基也不是二百五,他不會吃虧的。
從大宋拿到武器,一轉手,加價三成,再賣給高麗,狠狠撈一筆!大宋吃肉,他也要喝湯!
從戰場上的俘虜嘴裡得知了情況,大宋這邊也不是吃素的,立刻有人想辦法去聯絡高麗,答應按照契丹的價格,打八折把武器賣給他們,並且許諾,可以用俘虜抵償,一個淨身的倭人丁壯,能頂10貫錢,直接在碼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無數的冒險家,投身到了武器和奴隸的貿易之中。
他們算過,從大宋的軍中購買淘汰的二手武器,價錢能便宜一倍,送到高麗,換來奴隸,一個人能賺5貫錢,一來一回,扣除成本,至少有百分之100到百分之120的利潤。
走幾趟下來,身價就能翻好幾倍!
這幫海商簡直瘋了,他們為了慫恿戰爭繼續下去,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給交戰的各方提供貸款,還收買文人,發表戰鬥檄文。
比如在倭國,就鼓吹登陸,鼓吹改變國運,甚至肉麻地吹噓倭王,說他英明神武,應當統治更廣闊的土地,倭人勤勞肯干,應該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倭國這時候基本上是文化沙漠,他們還沒有消化掉從大唐傳來的文化,又剛剛引進大乘佛法,整體上還處在風雲激盪的時候,沒有形成一整套的價值體系。
此時不忽悠,等待何時。
前不久曹太后處置了二皇子趙宗霖,在趙禎駕崩後的兩個月,趙宗霖就匆匆死了,對外當然宣稱,他是思念父皇過度,落水驚病,死後更是被追封為魯王,可實際上怎麼回事,朝中的大人物心知肚明。
至於和趙宗霖有勾結的張載,二程等人,因為趙宗霖沒有明正典刑,他們自然也不好直接處死,但是大宋是別想混了。
張載被發配西域,去教化野人了。
二程因為之前協助過渤海國,就被送到了渤海。
到了陌生的土地,再也沒有什麼人認識他們,一肚子的理學道理,也換不來吃,換不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