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寧安的話形容,眼下西北就是在進行一場人心爭奪戰。
只要能讓眾多的受災百姓有了生路,整個西北都會穩如泰山,如果做不到,那麼遍地烽火就真的不遠了。
從上到下,全都拼了命。
趙禎親自給國舅曹佾寫信,向他借錢。
曹佾不是傻瓜,雖然姐夫沒寫具體數目,但越是如此,越證明情況緊急,馬虎不得。他參與過河北就在,曹佾心裡清楚,多少錢都不如糧食來的實在。
他掏空了家中的產業,把車馬行的人手都集中起來,存糧裝上,缺少的部分就去買。
不管多少錢,他都毫不猶豫。
甚至錢不夠了,還要去借!
曹佾很清醒,他的寶貝外甥已經一天天大了,小傢伙很好看,也很靈透,只要他能登基,繼承皇位,曹家幾十年的富貴就有了。
就算看在外甥的面子上,他這個國舅也不能丟人!
有了曹國舅帶頭,其他人也不敢怠慢,紛紛竭盡全力,向西北輸送物資,完全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
民間尚且如此,朝堂上的諸位相公更不敢怠慢。
在趙禎北巡之後,賈昌朝一直主導中樞,由於富弼被罷官之後,韓琦成了悶油瓶,絕不出來添亂。
賈昌朝能放手施為。
在過去的一年之間,賈昌朝陸續裁撤了河北和京畿的30萬廂軍。
過去文彥博喊出裁軍8萬,幾年的功夫都做不成,他賈相公一下子裁軍30萬,足夠名垂青史了。
當然了,賈昌朝的成功跟恢復幽州有著莫大的關係,隨著防線北移,原本河北的屯兵重鎮都失去了價值。
除了少數精銳之士,被選拔到幽州,駐防長城一線,大多數的士兵都要被徹底裁掉。
放在以往,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好在王寧安在京城幹過一次裁軍,給了賈昌朝莫大的啟發。
這些廂軍沒有直接廢掉,而是轉行從事運輸物流。
不說別的,幽州光復了,那麼多的牛羊,木材,羊毛,要運到內地,內地的糧食,布匹,瓷器,軍需物資,也要運到幽州。還有平縣,有著大宋最先進的煉鐵高爐,還負責生產水泥,這些建材都要送到長城,還有要送到西京。
整個物流業,就吸收了20萬人。
另外王寧安乾的另一件事,也終於收穫了成果。
從野狼谷的六匹種馬起家,河北畜養戰馬數量,終於突破了15萬。其中有12萬是北地馬,遍布河北的所有馬場,另外還有3萬匹,是從三哥那裡弄來的馬瓦里馬。
在15萬匹戰馬之外,是近40萬匹馱馬。
不得不說,王寧安徹底改變了大宋缺馬的窘境,雖然說比起漢唐動輒百萬匹的驚人數字,大宋還差得太多,但是這些馬匹已經極大改變了大宋的局面。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龐大國家,運輸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
水泥的出現,馬匹增加,隨之而來,整個河北都在忙著修路,提升運力。
……
嶺南和交趾的糧食,茫茫海洋中的鯨油,通過馬車,快速運往汴京,又從汴京向西,運到洛陽,運到整個西北……
沒有掣肘,大宋的行政效率還是非常驚人的。
文彥博也不甘於人後,他反覆遊說西北的士紳,向他們描繪銀行的前景,鼓勵他們幫忙朝廷,解決難題。而且文彥博還上書,凡是能提供5萬石糧食的,陛下賜御筆嘉獎,還准許一子進入皇家書院學習,10萬石以上,給予三個名額!
這一招使出來,西北的士紳官吏嘴裡頭大罵,可行動上卻乖乖的聽話,拼了老命,從各種運糧。
沒有辦法,從六藝學堂,到皇家書院,這些年的名聲也太響亮了。
儘管西北的士紳剛剛吃了虧,被大蘇給坑苦了,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小小年紀,還沒有真正入仕,六藝的學生就頭角崢嶸,非比尋常,日後肯定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