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嫉妒心起控制不住情緒要給翼王一個難堪,結果反而是自己丟了臉,元氏犯錯兒子應當第一時間做出善後,儘量將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哪有之後的沸沸揚揚,若無和寧公主一事壓著,元氏定然首當其衝成為靶子。
翼王走後兒子又與橫生事端的元氏產生了矛盾,照常理不先解決問題卻互相指責對方的做法,依兒子的秉性絕無可能犯這樣低劣的錯誤,只剩下一種可能,是故意為之。
元氏突然醒悟自知犯了大錯有意彌補,這時兒子應著手處理將事態降至最低,不該是元氏想盡辦法盡力奔走求援,此番種種已然顯露出太多的不應該。
從最初的宴請翼王透著摸不著頭緒的詭異,假設未邀請翼王到府,一切意外均無可施展,再如翼王到府前由元氏做為女主人出席,嫉妒心難免滋生卻絕對不會發生後面的事。整件事一環扣一環,算計好了翼王不得不去,算計好了元氏那點女人心,結果自然按照計劃好的路線實施,可謂算無遺漏。
唯一的缺點在於了解沐昭的人從中可窺得一二,元貴妃身為沐昭的母親,豈會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即是了解所以才深信不疑,直到現在警醒過來一切已經發生。
兒子為何要欺騙隱瞞自己,此計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元貴妃一時找不出頭緒,一點一點的深挖下去,元氏得罪翼王對兒子同樣少不了被追責,夫妻本一休哪是說分開就分開的。
等等,分開!元貴妃腦海中瞬間竄出火花,照亮了原本迷濛的境況,難不成兒子做此是為了休掉元氏?
沉思良久元貴妃嘆息一聲。她真不願所想變成真實現狀,可惜種種關竅擺在面前串聯在一起,其目的在光天化日之下昭彰。
翼王若記仇元氏的行為觸怒了她。結局極有可能像和寧公主一樣,元氏正妃的位置不保。下一個填補正妃空缺的會是誰?
元貴妃第一個想到是的小元氏,轉念細思雙覺不對,小元氏雖然出自元家,但身為庶出豈能坐上正妃之位,側妃到罷了,正妃絕對無緣有失體統。身為側妃的歐陽芸更不可能,歐陽芸連象徵身份的玉碟至今未得到,空有個側妃的身份實則什麼都不是。更不可能看上外面的女人。如果有兒子哪用設計如斯,只稍稍說與自己,哪有不應允的道理。
所有的可能均被排除剩下的那一個,不可能也會成為可能,元貴妃曾知悉兒子有意拉攏翼王。翼王的性情冷傲,最好的拉攏手段是聯姻,當初自己也曾有考教,具體事項未提,原因在於翼王與皇上傳出納妃的傳言導致自己反感兒子以那種目的拉近翼王,兒子與皇上同爭一個小丫頭片子。最終的結局不難猜。…
兒子當時有言拉近翼王為的是給三皇子添堵,元貴妃相以為真再沒去過多關注,至於暗地裡兒子有無實施尚不明確。
眼下這件事兒子打的如意算盤逐漸明晰。元貴妃剎時感慨萬千,兒子盡為了一個丫頭片子故布迷陣,連身為母親的自己也誆騙進去,實在太放肆,有沒有將自己放在眼裡,有什麼事是不能商量的,偏偏把自己蒙在鼓裡來個先斬後奏,當真是兒大不由娘,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好,好。真是自己一手教養出來的好兒子!
元貴妃怒及反笑,無聲的笑意延展開來。憑添一抹古怪的意味,桃淺不在近前,若見到非得大驚失色不可。
元氏估計還一無所知,元貴妃想到此處又是一聲冷哼,能怪誰,要怪就怪元氏自己無能攏不住兒子的心,越發的不長進,氣度涵養都不知丟哪裡餵了狗,一心一意就盯著後院那幾個無甚家底的姨娘,眼界太小,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能幹什麼,無怪呼兒子對元氏不假辭色。
女人除了學會利用自己的姿色外,手段也要高杆,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戲趁早收起來,在男人眼裡那都是無關痛癢的下作伎倆,用的越多反感隨之加深,不得男人心便在於此。
元貴妃記得有教導過元氏把握住一個度,元氏當時應得好好的,到頭來死性不改,將自己的話當耳旁風,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朽木不可雕,元貴妃現正對元氏失去了信心,元氏註定玩不過自己的兒子,自己還將喜歡的東西送出去,幫元氏善後,想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