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兼用,要使地無遺利,兵無餘力。待收穫時,能公私俱濟。」
關姬側頭觀察:「夫君還真應該做個麥侯。」
田信看一眼她擺在面前散亂的算籌,只是笑笑,拿起另一卷竹簡閱讀,這是楊儀、龐林預估的明年產量預估。
只是掃一眼,大約麥、栗、稻合計能有八十五萬至九十五萬石之間;另有許多豆類不算軍糧,屬於副糧,能有十萬石左右。
征北軍一月軍糧消耗在五萬石,一年消耗在六十萬石。
如果單純駐守,實際消耗應該在四十五萬石左右,這十五萬口糧缺額從其他採集的食物中得到補給。
終於能自給自足,等到後年水利設施越齊備,工具越充足,對地力、水利利用更科學、更高效,就目前的一千五百頃地產糧能達到最少一百五十萬石。
不因別的,就因為這裡是灌溉水田。
而荊南、江東的土漢士民往往一年只種植一茬稻田,就能滿足正常的消耗,讓差點餓死的田信十分想不通。
哪怕過去幾年缺糧缺的要死,荊南官吏依舊沒有推廣麥,受限於水稻品種,也沒有人推廣、試驗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技術。
似乎這些官吏只是為了治民、徵兵、徵稅,或者跟境內豪強喝茶。
不僅長江流域,徐淮地區也缺糧缺的要命,依舊單純種植水稻或栗,農業技術發展緩慢。
除非水稻遭災減產,才會急急忙忙種一茬麥子以保證冬季有飯吃。
麥子有什麼不好?
雖說磨麵技術比較落後,麥餅跟法棍一樣堅固,可這真的很充飢。
寧吃栗稻一捧,不吃粗麥一斗。
想不明白為什麼遲遲沒有推廣小麥,那隻好自己來了。
瞥一眼抓算籌計算的關姬,田信提筆在竹簡上批寫兩個字『已知』,一把合攏竹簡扎捆,放在一邊的木盤裡,免得被關姬看到。
昭陽邑,夏侯平領著百餘騎士卻撲了個空。
不僅沒抓住劉升,也沒抓住耿頜。
博望,劉升、耿頜在十餘騎從簇擁下北歸,劉升不時回頭,那裡是張苞禁閉的營壘。
臨走,張苞拒絕見他,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再逗留挑戰張苞的耐心,張苞說不好會抓了他們送往襄陽請罪。
耿頜也不時回頭,惆悵不已:「公子,難道要為曹氏效力?」
「先看局勢,我也希望父親能北伐成功。」
劉升面目與劉備酷似,笑容明淨:「身在曹氏,封侯尚且艱難,我豈會傾心於曹氏?」